电力铁塔基础的埋深(或称覆土深度)没有一个固定值,它是一个设计计算值,必须根据国家和行业规范,并结合具体的工程条件来确定。
简单来说,基础埋深主要受以下几个核心因素影响:
1. ❄️ 抗冻深度(关键因素)
在严寒或寒冷地区,这是决定基础埋深的首要因素。
原则: 基础顶面必须埋在当地土壤的冰冻线以下。
目的: 防止土壤结冰后体积膨胀(冻胀)对基础产生巨大的上抬力,导致基础开裂、变形或上浮,严重威胁铁塔的稳定。

2. 🛡️ 抗拔要求与覆土重量(主要力学因素)
电力铁塔在强风或导线断线等情况下,基础会承受强大的上拔力(拉力)。
原则: 基础的埋深必须保证基础自身重量和其上覆土的重量(即抗拔重量)能够可靠地抵抗计算得到的最大上拔力。
深埋: 当上拔力很大或地基土质很差时,为了获得足够的抗拔力,基础的埋深就需要相应增加。
3. 🚧 最小覆土深度与保护
即使在不需要考虑冻胀的地区,规范也会对基础顶面的最小覆土深度有所要求,主要目的是保护基础:
保护基础: 防止基础顶面遭受车辆、农耕机械、地表水等机械或环境的侵蚀和破坏。
经验值(一般情况): 在非冻土或地质条件较好的情况下,基础顶面的最小覆土深度通常在 0.5米到1.5米 左右,但最终仍需以设计图纸为准。
4. 🪨 地质条件
土质松软/地下水位高: 可能需要采用更深的基础形式,如桩基础或深埋扩大基础,以穿过软弱土层,达到承载力更高的土层。
岩石地基: 如果基岩埋藏较浅,基础可以直接锚固在岩石中(如锚杆基础或掏挖基础),此时的“埋深”更多是岩石嵌固的深度。
总结:
电力铁塔基础埋深是一个根据计算结果和规范确定的设计值,而不是一个固定的常数。工程设计人员必须根据《架空输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》和地质勘察报告,通过详细的力学和抗冻验算来确定最终的埋深。

